4月8日騎士在主場對公牛之戰舉辦資深轉播員Joe Tait的退休感謝儀式,現場許多媒體、球員穿上Tait招牌的寬鬆條紋毛衣向他致敬。隨隊記者Bob Finnan在休息室門口遇到「剛果男」Christian Eyenga。

「我也好想要一件喔,你打哪弄來的啊」?

aren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224日騎士火箭賽後,記者魚貫而入騎士隊員休息室,準備採訪Byron Scott教頭。Mo Williams和他們擦身而過,留下淡淡的一瞥--身為騎士球員的最後一戰,他沒有上場。隨著這位LeBron時代重要副將離隊,騎士的除舊佈新腳步加速運轉。

 

交易一:

aren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進攻

騎士目前對普林斯頓進攻的實踐可粗分為兩部分,1)外圍各點間傳導2)內線空手切並開後門跑位。到第三戰為止前者實行的比後者更有效率,當然,真正要達成什麼績效沒有二、三十場是不行的。正如Scott所言,不流暢的普林斯頓就是一堆爛爛的傳球,常見三位球員分踞外線快速的把球像燙手山芋一樣互傳,另外兩人鑽禁區單檔跑來跑去,從禁區左邊開跑又從另一頭出來......外面三人繼續自顧自傳球。這可不叫樂於分享球權進攻流暢,對手的防禦也不會因此崩掉。

aren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輕量化前場:Anderson Varejao將扛起先發中鋒職責,加入騎士六年來,大V堪稱與LeBron James搭配默契數一數二的禁區球員。他本身並不以此為滿足,從原先提供精力、衝勁的板凳奇兵,到body flows everywhere的製造進攻犯規專家,上季減少慣用的假摔成為硬碰硬的禁區防守者。可以說他不只精進跟球隊王牌同場出擊時的技巧,也同步鞭策自己(在與球隊王牌無關的場合)幫助球隊。大V會怎樣融入Scott的普林斯頓戰術,很值得觀察,理論上他的空手走位開後門觀念是普林斯頓所需,但傳球的人不會有James的視野與巧思。

防守端Varejao也沒多大問題,麻煩的是他的替補只有Ryan Hollins,慣於擔任替補的7呎年輕人。雖說聯盟現在能拿上檯面的正規中鋒是稀有財,不過騎士這兩位都是以速度、運動性見長的中鋒,要比起禁區(特別指低位)防守的下盤對抗性、體重等條件顯然有不足之處。騎士在防守端會更依賴復原的Leon Powe,此人的防守足可頂住中鋒,專心打大前鋒時也曾創造27.8%的進攻被犯規率。中前鋒位置上騎士還請到選秀未中選新人Samardo Samuels,個人認為喜歡搞全民皆兵的Scott會讓他上場跑一跑。

aren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yron Scott演繹普林斯頓進攻

初次接手總教練前,Byron Scott擔任過國王Rick Adelman的助理教練,當時共事成員包括除了日後執教巫師的Eddie Jordan,還有以普林斯頓進攻(以下稱PO)聞名於世的Pete Carril教練。PO與其說是戰術,毋寧稱之為一種進攻思維,球員以大量傳導、空手走位、檔拆分球等方式找出敵防守體系的空檔來攻擊,不依賴強力球星猛攻硬打。普林斯頓大學拜PO之賜,時常在聯賽中扮演巨人殺手,日後各個採用PO的球隊皆依據球員適性、團隊體型甚至該職業聯盟的規則(如24秒)做調整。雖然Carril將Po發揚光大,不過據稱原始藍圖的規劃者是1938年擔任普大總教練的Franklin “Cappy” Cappon。時至今日原先設計由一位球員在高位持球,其他四位球員跑動以創造機會的系統,在各個隊伍中都衍生變形,也常跟檔拆等戰術混用。

aren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