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ron Scott演繹普林斯頓進攻

初次接手總教練前,Byron Scott擔任過國王Rick Adelman的助理教練,當時共事成員包括除了日後執教巫師的Eddie Jordan,還有以普林斯頓進攻(以下稱PO)聞名於世的Pete Carril教練。PO與其說是戰術,毋寧稱之為一種進攻思維,球員以大量傳導、空手走位、檔拆分球等方式找出敵防守體系的空檔來攻擊,不依賴強力球星猛攻硬打。普林斯頓大學拜PO之賜,時常在聯賽中扮演巨人殺手,日後各個採用PO的球隊皆依據球員適性、團隊體型甚至該職業聯盟的規則(如24秒)做調整。雖然Carril將Po發揚光大,不過據稱原始藍圖的規劃者是1938年擔任普大總教練的Franklin “Cappy” Cappon。時至今日原先設計由一位球員在高位持球,其他四位球員跑動以創造機會的系統,在各個隊伍中都衍生變形,也常跟檔拆等戰術混用。

Scott接手籃網的第二年,球隊把個性上比較剽悍的Stephen Marbury請走,換來當時才華橫溢的Jason Kidd。休賽期Scott開始跟助理教練Jordan、Mike O’Koren等人討論如何改善上季26勝56敗的成績。長於進攻的Jordan提議將PO導入籃網系統中,於是五位主、副教練團成員在球場上灑開,由Jordan指揮眾人模擬PO戰法。「Byron愛死它了,因為照這戰術跑他有一卡車的投籃機會,他當年在湖人又是射手,所以格外喜歡」O’Koren回憶道。

byron-scottjpg.jpg

Scott在騎士推動PO的優勢

A.騎士缺乏有力進攻點--每個球星來到LeBron時代的騎士,數據都會降幅,上季球隊第二、三得分點為Mo Williams、Antawn Jamison(皆為場均15.8分),第四得分點大歐12 分。幾位主力離隊後,騎士不用再花那麼多心力在防守端,Jamison可以在進攻系統中擔負更多傳導與拿手的單兵攻擊,只是相對地失去James的傳球,Jamison從防守端節省的體力都會被拿來做獨力進攻,而年齡與腳踝的狀況並不能確保他一季下來健康無虞。撇開這兩人,內線主力Hickson跟Varejao都是受助攻率超過75%的角色,前者的攻擊技術能成長多少完全是未知數。板凳情況更糟糕,Delonte West上季儘管被嫌打的有一場沒一場,起碼他「有一場」的時候還滿出色。現在板凳要員完全缺乏進攻才能甚至進攻慾望。

B.騎士有執掌組織傳導的控衛--Ramon Sessions不是CP3也不是Kidd,但要搞組織戰我會選擇他而非Mo Williams。至於Gibson在射程上勝過Sessions,然而PO系統中後衛較易得到的空檔,並非他在LeBron時代裡那種可以集氣描爽爽的投籃,Gibosn得先證明自己在catch and shoot方面的能耐。

C.現行的球風需要改變--Mike Brown教練帶隊時期,騎士球風全以半場系統戰為主,球風絕非最後James離隊的原因,然而幾年來他不只一次建議教練應該多跑動、少陣地,也是事實。人們常對PO有種誤解,認為它將大幅提昇球隊的進攻節奏,球員都會像錄影機按快轉一樣滿場飛。其實PO較重視創造得分機會而非加快得分速度,在Scott最近一個完整執教球季中(2008-09黃蜂)球隊的進攻節奏是聯盟倒數第3慢,連騎士都快上一點(嘿嘿,倒數第5慢),不過進攻效率夠就好。這裡指的「球風」是觀感問題,克城球迷可以容忍球隊因The Decision而重建,但起碼也讓大家多看些灌籃,多看點快攻,否則一季、兩季後球迷的失望會聚焦到Scott身上。

chris-grant-byron-scott.jpg


Byron Scott的物量防禦

Scott跟Mike Brown一樣強調防守,遇到球員沒做好防守職務,Scott會毫不客氣把人換下去。Brown喜歡場上每個位置都高人一等,在他的指導下騎士球員固守禁區嚇阻對手切入,於兩邊底線設置防守陷阱,更懂得用身高優勢保護籃板,長人們移動巨大身軀趕赴外圍包夾對手。Brown建構的防守像堅固堡壘,只憑外圍遠射難以攻陷,禁區必須配置Dwight Howard這種凶獸才能有效破壞。

Scott的防守體系沒有Brown那麼嚴謹,基本的2-3區域聯防陣型常被使用,給他善於防守的中鋒多半勝任愉快,如黃蜂時期的Chandler、Okafor等。Brown的防守不喜歡賭博性質高的抄截動作,球隊壓低對手得分遂起源於1)降低其命中率2)本身節奏就慢,而非壓迫對手失誤。Scott在防守上不嚴格約束後衛之舉止,只在乎盯人能否到位,鋒線上他敢於啟用速度不快,防守普普的選手如晚近的Peja Stojakovic。禁區補防極為嚴謹,寧願阻擋犯規也不允許對手輕鬆突破直抵籃框。Scott的防守,不似鎖死對手命中率的風格,較偏向讓對手去採行離籃框較遠的攻擊方式(中遠距離放給你投),在無形中「進攻效率」也就慢慢越來越低,比賽結束後笑著的才是贏家。


Scott在騎士推動防守的優勢

A.我是教練我最大:Brown的防守體系到近一兩年終於出現斷斷續續的「James防守大家才守,James不守大家一起走」現象。防守上固然不似進攻會招致批評什麼單靠23號之類,但系統就是系統,少掉重要的一環遇到爭冠級別強隊就散光光。現在,Scott的權威凌駕全隊之上,誰不防守誰坐板凳,目前陣容中還不至於出現過去他帶領籃網、黃蜂那種產生內訌的氛圍,大可放心。

kidd.scott.jpg


Scott在騎士推動防守的劣勢

A.陣容在體型上占不到便宜,在Preview已經講過。

B.太多防守要角離隊:James、大歐、大Z、West各自有其功能性或針對性,現階段騎士補不起來。舉例來說Varejao很會防守,但你能把禁區填滿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en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