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騎士球迷、全美媒體又再一次被Chris Grant總管擺了一道,伴隨著現場主播不顧形象的「Wow!」聲,6呎7吋,體重因為受傷直逼260磅的矮壯前鋒,成為2013年選秀狀元。做為NBA史上首名加拿大籍狀元,Anthony Bennett和騎士球迷的驚訝大概也跟那「Wow!」一樣,得縈繞心頭好一陣子。

嚴格說來各界對本次選秀實力的分析算是合理,沒有數年一見的巨星,亦缺乏可以成為明星賽常客的準球星。Bennett、Noel、Len、Oladipo、Porter、McLemore六人你上我下,其中三位長人受傷把局勢弄得更加混亂,而騎士陣容的「洞」已不似前兩季那麼大,不能任選一名來補。這是張很難抉擇的狀元籤,因此騎士制服組的思維是:除了照慣例挑最有潛質的人以外,還要兼顧「養成最不易失敗」。

說了半天,騎士要個品質穩定的新秀。

制服組、球探、球團高層、醫療團隊、訓練員都投入情蒐,他們到處接觸待選新秀,觀察他們的言談、打球態度以及交友狀況等。正如肯塔基大學John Calipari教頭所言,騎士整季用於觀察Noel的時間,比任何其他隊伍都多,事實上,騎士對每個可能的狀元新秀都比照辦理,這是ESPN等媒體專家們無法/也無力辦到的。在運動經記正逐漸成為另類商業角力場之際,部分新秀已被視為奇貨可居,並跟一些難以應付的商業團隊搭上線,加上個性不被騎士所喜,McLemore成為出局者(註1)。兩位中鋒裡騎士較看好Len,但騎士有應付大Z應力性骨折的經驗,並不願意冒重蹈覆轍的風險(註2)。至於Noel,其膝蓋傷勢的警訊隨選秀日逼近而不斷升級,選秀結束後,有些關於騎士制服組最後階段榜單的情報流出,我只能說,沒有一個版本Noel能排進前三名。球團也沒靠著最後關頭據說來自太陽隊的警告做決定,早一天把「決定」傳遞給Noel陣營。Oladipo因為騎士後場有Dion Waiters,而且他打小前鋒委實吃力而被排除,最後剩下Porter倒真的具備即戰力,但騎士制服組評估Bennett蘊藏的潛力明顯較高,最後選擇了他。

ABennett.jpg  

Bennett沒有什麼家破人亡的坎坷人生,從事護理業的母親Edith是位單親媽媽,舉家從牙買加移民到加拿大多倫多的Jane and Finch區。這是個居民多是移民和低收入戶的地帶,Edith必須每天兼兩份差,工作16小時養活三個孩子「人們說Jane and Finch是貧民窟,但我不認為。它是我的家,事關於個人而非環境,假使你明訂值得用一生來實踐的目標,那就沒人可以阻止你」。選擇籃球做為母親口中「用一生來實踐的目標」,Bennett勤奮苦練的風格打動了兩度前往UNLV情蒐的Grant總管,綜觀前幾屆的幾張騎士前段籤人選,Waiters跟Tristan Thompson都具備「hard worker」的特質,以及願意為精進球技付出犧牲的決心。「做出這抉擇(Bennett)其實不難」Grant說道。

「綜上所述,Bennett其實是2013選秀中最顯而易見的選項,騎士制服組看似未經深思,實際上做出最穩當、潛在天分最高的抉擇」。

這句結論能滿足騎士球迷嗎,答案顯然是NO。Bennett不在多數騎士球迷與媒體的選前雷達中,自有其理由。諸多疑慮在他中選後具體的轉變成兩個主要方向:「Thompson交易論」以及「Bennett轉打小前鋒論」。

Thompson交易論奠基於陣型考量,他是球團重點培養的4號籤新秀,工作態度與耐戰度俱佳。持此論者認為Bennett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打中鋒,而Mike Brown教頭擺明要他和Thompson競爭,如此一來無論誰打出佳績,騎士都要從中取捨。加上騎士的確在休賽期斷斷續續地接觸LeMarcus Aldridge跟Kevin Love等禁區明星,大部分人都認為Thompson會是那重要的交易籌碼。「轉位置論」著眼在騎士小前鋒在後LeBron時期一直是半大不小的洞, Bennett正好是俗稱「不三不四」的tweener前鋒。有人於是忖度,騎士要把他挪到專職小前鋒,用厚實的身體創造進攻優勢,沒人期待Bennett跟LeBron等量齊觀,但只要有LeBron的六到七成,騎士小前鋒位置就有解答。

上述看法皆有所本,故皆有值得討論之處,我也不能打包票季中一旦出現重量級球星求售,Thompson不會被拿來當成交易籌碼。然而,要拿騎士選擇Bennett來作兩個論述的基礎,說服力似乎就稍嫌不足了。

首先,騎士的前場遠不及紙面名單看到的深度雄厚。Anderson Vaejao在後LeBron時期未曾健康地出賽過一季,而且常莫名罹患一些難以診出的傷勢而報銷。直到9月他才從致命的血拴症狀中完全康復,可以進行籃球活動。Andrew Bynum近三季季賽總出場數僅比大V多33場(114:81),努力減重復健的他,幾無可能趕上季前訓練營與熱身賽。以上就是騎士最具經驗、技術的兩大主戰長人近況。Tyler Zyller上季趕鴨子上架,打到後期時有力不從心,能撐完整季已屬萬幸,個人不會指望大V健康整季,但倒是樂見Zeller鍛鍊的更強壯一些。

騎士中鋒位置的近況報告完了,我認為當中透露的訊息是:Thompson將扮演很重要的「上場時間調節閥」。近兩年實戰已證明,在這個幾無攻守兼備7呎長人的聯盟裡,他能代打中鋒並交出不差的效率(在Varejao傷退後成績為13.2分 10.3籃板)。以騎士對大V、Bynum的保護方針觀之,Thompson可能遊走在4、5號位之間,因為Bennett不僅是rookie,肩膀也才動過手術,而Earl Clark是扛不到中鋒的。正如Brown跟Grant盤算,Bennett是位大前鋒,也將在這個位置與Thompson相互競爭,這一來他才能在有先發球員的庇蔭下,安全而健康的發展球技。如同Thompson在4、5號位遊走,Bennett則是現階段4號位,長遠3號位的活棋。

接著關於定位「Bennett打大前鋒體型過於undersize了,防守端會出亂子,不如讓他多打小前鋒,化劣勢為優勢」,每位總管、球探、專家、記者到球迷,對不三不四的前鋒總有自己一套看法。考量到各執一詞的兩造都沒有決定性的論點或創見說服對方,即便最後出現共識,也極可能被喜歡做隊形實驗的Brown教頭推翻,我想就不過度討論Bennett的位置。相對的,我們檢視Grant總管選擇Bennett的決策,將它與目前逐漸成形的建軍輪廓對照。經過3年生聚教訓,Grant打造的騎士應該是:

攻守均衡,LeBron時代防守永遠是至高考量,即便王牌遭到封鎖,騎士也能將比賽逼入低比分泥淖,在比別人晚一點點淹死的情況下勝出。Larry Hughes從未適應本隊的風格,但始終以防守佔有一席之地;就連2010年請到大歐加盟,人們第一個浮現腦海的也是「太好了,這一來想必能抵銷Dwight Howard的破壞力」,而非大歐能在內線貢獻多少分數。Grant的制服組思維不同於Ferry政權,他認為一支奪冠球隊要有至少三個主力得分點,而且以「二外一內」配置。騎士已經找到Kyrie Irving與Dion Waiters兩位具獨立攻擊能力的後場破壞手。Bennett超卓的攻擊天分以及內外兼備的得分手段,讓他有機會嘗試成為第三個go-to guy。

Benett的防守的確是新人球季的弱項,其母校UNLV球風並不強調防禦,正巧近三年騎士也沒防守體系。他自己中選後曾半開玩笑的問媒體「在那兒(指NBA)他們打真正的防守嗎」,Brown教頭的反應是「到時你就知道啦」。的確,假使騎士沒找回Brown,Grant今夏的選才跟自由球員引援也許會稍有調整。但Grant應該已發現了:先找齊進攻本事高的球員,再讓Brown調教防守,會比選擇防守好的球員,然後……嗯……變得更會防守,要來得有效率許多。

聯盟的確有不少6呎10吋,內外兼修的大前鋒如Tim Duncan、Dirk Nowitzki、R. Wallace、Kevin Garnett等,但他們正步入生涯晚期或已經退役。現階段多數隊伍主戰大前鋒都沒有明顯的高度優勢。Bennett的腳步足以跟上對位的大前鋒,寬廣厚實的肩膀和一雙長臂,能有效壓迫對手卡位與投籃。他欠缺的是專注力,以及「即便被人過了,也要狠很犯他一規」的辣手精神。

另一方面,Bennett反映出騎士因應聯盟現勢而調整隊形。過去騎士以LeBron為核心的半場系統戰,甚少落居下風,加上Brown教頭對防守和籃板的信仰,我們建構傳統陣容:有合格的7呎中鋒,Varejao打他原本擅長的大前鋒,總的來說整體球風節奏偏慢。現在聯盟幾無球隊配備有宰制力的7呎中鋒,毋須用肉盾把禁區填的紮紮實實。後場快速的推進、切入破壞,在運動戰和攻守轉換中尋求得分機會。檔拆戰法則漸成顯學,投射範圍廣,具備「拉開空間」本領的球員—最好還是長人—很受歡迎。幾支爭冠強隊教練的腦袋裡,總有一、兩套小陣容用以捉對廝殺。Bennett跟Irving或Waiters的檔拆,會成為敵隊防守上的惡夢,準確如機器般的中距離投射足以清出空間讓後場的突破手切入,前述的長臂、寬肩讓他在籃下持球頂出空間,以魄力萬均的灌籃作收。你問如果不能灌籃作收會如何?新人年的Thompson往往在籃下進退維谷,常被蓋鍋,就像那樣。

看到這兒各位可別忘記,上述進攻手法Bennett「已經」初具規模,他要做的就是在職業賽場上發揮出來。

通常欠缺潛在明星級新秀的小年,因為各界的期待淡薄,每打出一位好手,反而容易被視為砂礫中的珍珠。只有一個叫狀元的傢伙,無論成績好壞,都會被放大檢視。Bennett有著最兩極的評價,看好的人把他與Larry Johnson相比擬,保守的人認為他是下個Jason Maxiell。Irving注定取代騎士球迷對LeBron James的往日情懷,Bennett則是「他究竟會些什麼呢,幹嘛不選○○○」。Brown教頭不打算把球隊向上提升的大任壓在才滿20歲的Bennett身上,卻又得設法勻出時間讓他成長。騎士終於整建到足以進軍季後賽的地步,Bennett的職籃生涯才剛要開始。

別懷疑,狀元注定走過這條路,在種種失落、掙扎、期許、矛盾中奮進向前,Bennett像鋼板一樣的肩膀能否頂住壓力,抑或迷失淹沒在人海中,這正是籃球最引人入勝,也最殘酷現實的樂趣所在。

註1:有些選手不懂潔身自愛,竟堂而皇之由有毒品等前科的人士陪同來球隊測試,據說有新秀為此被騎士刷掉。

註2:Len中選後已經動過兩次腳部手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en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