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3球季漸入尾聲,爭冠強權球隊開始輪休球員,蓄積戰力,季後賽尾端種子為順位打拼,墊底球隊則向著樂透區進發,並規劃著——不管是畫給自己或是球迷看——下季會更好的美麗藍圖。而騎士正在此時一頭撞進小風暴,Byron Scott教頭正位在風暴的中心。

至4月5日為止騎士已經遭遇本季最長的10連敗,做為一支重建球隊,沒人會在季末這無關緊要的當頭對此責難。但,Scott受到的批判卻逐漸表面化,他顯然讓騎士嚴重「失速」,從而引發對他是否夠資格擔綱這年輕隊伍導師的質疑。

2013Scott  

懷疑者們把先把矛頭對準球隊的攻守體系,Scott執教3年來,進攻端小有進步,至少和Mike Brown前總教練時代一樣,發展出Anderson Varejao在高位跟Kyrie Irving的檔拆這種很基本有效的打法。然而關鍵追分時刻很少擬出戰術,放給Irving一人想辦法的情況全無改善。Irving終究不是LeBron,即便他是LeBron,這一人單打球迷也看了7年,如果還是一樣的菜,那換教練作啥?

防守端問題更是誇張,沒有人要求Scott得建構Brown時期固若金湯的防禦,考量球隊成員的變化,他將Brown防守體制整個移除也無可厚非。但3個球季過去了,Scott甚至無法在騎士建構一套「屬於自己的」防守體系。本季到4月5日止對手有效投籃命中率52.6%(聯盟最高)、對手三分球命中率37.7(聯盟第3高)、場均阻攻3.9次(聯盟倒數第2少)……還有其他細數不盡的難堪數據,在在證明球隊防守不進反退。球員本身在防守觀念上似乎也無多少長進,都已經打了56場比賽,2月底作客熱火Alonzo Gee還是能在檔拆時判斷錯誤,讓D. Wade長驅直入灌籃底定戰局,更不用提Irving隨便一檔就被甩開的「檔拆防守」。近2年來低調謹言的Dan Gilbert老闆也忍不住發推特:「近來我們有不差的成果,但當騎士成為最強防守球隊,才會是重返聯盟強權的時候。」

Scott對他的飯碗問題沒有過多意見,但指出在陣容上獲得的奧援還不足「我還沒得到所需的菜,所以無從評價(我的執教成果)。如果非得打個分數,大概是『C』或者『未完成』吧」。相當多人也據此替Scott辯護,球隊的陣容還欠缺天分,小前鋒是個漏洞,傷病問題更是困擾了整個球季。如果本季制服組的計畫是持續發展新秀,並不急著打進季後賽或成為爭冠強權,那我們又有何立場批評一個有什麼料炒什麼菜的教練呢。

然而,撇開陣容與攻守體系不提,Scott還有其他問題浮上枱面,長久以來他就不以臨場反應迅速靈活知名,甚至可以說他跟Brown前教練一樣,是個優秀的比賽「間」調整,而非比賽「中」應對型教練。這本來不能算是大缺陷,畢竟全聯盟善於臨場拆招的也就寥寥幾位教頭,但Scott拙劣的比賽控管與調度,本季已葬送數場應勝未勝的比賽。拿3月21日主場對熱火的比賽為例,騎士中場領先27分的優勢在第3節幾乎消耗殆盡,對手拉出一波33比2的大高潮裡,Scott僅僅喊出一次暫停,也拿不出任何應對之道。諷刺的是這並非騎士本季首次虎頭蛇尾,早在季初2012年的11月10日,作客鳳凰城就敗掉26分的領先。3月5日對尼克,Carmelo Anthony只打14分鐘便傷退,騎士同樣守不住22分的優勢。據統計顯示騎士本季最大領先差距超過20分的比賽,勝率只有五成(3勝3敗),聯盟其他隊伍則合計332勝11敗。(註1)這並非簡單的球員心理不夠成熟或Varejao七早八早就報銷可以開脫,教練的調度失當,應對無方才是無法守成的關鍵因素。

「Scott是否已失去對球隊的掌控」
騎士球團正在審慎思考,季中交易後一度打出氣勢,拿下LeBron離隊以來首個勝率過半月份。但在10連敗的過程裡,球員無論主、客場明顯意興闌珊,對籃網之戰第二節讓對手18投15中,上半場落後30分之多,場邊媒體記者紛紛轉而討論起最近開季的印地安人隊與美足的布朗隊。論壇報記者Jason Lloyd也披露在騎士近期的一次閉門會議裡,某球員對Scott過於嚴格的練習頻率提出批評,然而,也有人像苦練派掌門Tristan Thompson選擇為教頭發聲「這不是他的問題,教練團提供敵情資料給我們,皆下來一切操之在球員,先發五人跟板凳都該拿出職業精神,像硬漢一樣挺身而出」。

儘管欠缺顯而易見的證據,但近來的狀況讓人很難不擔心Scott可能重演在籃網與黃蜂的失敗。他口中的「old school」風格,其過於堅持己見及旺盛的控制欲,最終將破壞隊內的氣氛與球員向心力,加上本身不擅臨場調度,戰績不振會使外界對他的壓力日增,連帶影響高層的信任。球隊到季末才失速,對Scott來說實在是個壞消息。

評估再評估
擺在騎士制服組眼前的問題很單純:當你把某人解約前,得先找到繼任者。新教練必須達到球團2013-14球季的預訂目標,亦即挺進久違的季後賽,以成績在2014的自由市場大年中增加吸引力,如果一切順利,2014-15年就要向東區前段種子邁進。不過有實績、經驗豐富的教頭來克里夫蘭執教的困難度,有時比交易來明星球員還要高。即將來臨的夏天,聯盟可望出現一波教練異動潮,但市場上並沒有相對數量、品質的待業教練,來滿足每支想易帥隊伍的期盼。與騎士關係密切的ESPN專家B. Windhorst則在電台節目上強調新教頭要具備防守至上的思維,並舉出Nate McMillan、Stan Van Gundy以及Mike Brown等三位教練為例。

「Mike Brown前教練再回鍋,有搞頭嗎」
有些騎士球迷抱此看法,我認為不太實際,而且可能得承受在重建路上開倒車的風險。造成騎士3年前將Brown解約可不是因為他的防守體系太讚啊,而是臨場調度失當、以及無法妥善安撫隊內球星們過大的自我意識。那,在他的第二東家湖人隊,Brown改善了這些缺點嗎?依我之見,沒有。同時,儘管LeBron時期騎士求冠若渴,整體策略以即戰力磨合為主,但Brown的團隊對於少數幾位新秀而言仍顯得過於嚴苛,在新人養成方面表現的不如Scott團隊。Brown得證明他改進過往不足之處,才有資格成為優秀的NBA總教練,而給他這個舞台的不該是騎士隊。

尾聲
騎士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是今年夏天就更換教練:新教頭將備受時間壓力,如前述球團得在2013-14球季繳出更多勝場數做為重建成果。到了2014年夏天,這位教頭也必須做為騎士未來建隊價值與戰術觀的招牌人物,來吸引--不論哪一位--自由球員加盟。

或者騎士會讓Scott教頭有個公平的自我證明機會:2013-14的開季他會有一套更完善的陣容(包括板凳)、以Irving為首的幾位對季後賽更渴求的年輕人、健康(?)的Varejao、以及至少兩名13梯的首輪新秀。倘若開季仍差強人意,騎士還有快刀斬亂麻的易帥空間。這路線存在的唯一風險是,球團幾乎百分之百會要求Scott將教練團班底改組,至少要新聘一位防守教練,在自我風格強烈的Scott眼裡,是否會將此視為一種過度干預而萌生去意呢。

Scott在騎士遭逢重擊之際登場,他的執教有功亦有過,僅剩幾場比賽就要放暑假的現在,制服組除了全力投入選秀之外,恐怕也要決定這位教頭是否在球隊未來藍圖中了。

註1:此統計至2013年3月23日為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en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