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

騎士目前對普林斯頓進攻的實踐可粗分為兩部分,1)外圍各點間傳導2)內線空手切並開後門跑位。到第三戰為止前者實行的比後者更有效率,當然,真正要達成什麼績效沒有二、三十場是不行的。正如Scott所言,不流暢的普林斯頓就是一堆爛爛的傳球,常見三位球員分踞外線快速的把球像燙手山芋一樣互傳,另外兩人鑽禁區單檔跑來跑去,從禁區左邊開跑又從另一頭出來......外面三人繼續自顧自傳球。這可不叫樂於分享球權進攻流暢,對手的防禦也不會因此崩掉。

別期待連續打擊:就是所謂「拉出幾比幾的高潮」,騎士最近兩季有特別多大比分擊潰對手的場次,甚至講直接點James獨力也能打出一波攻勢。現在這支騎士並非得不了分,而是欠缺持續得分的執行力。球員們應該要有認知,只要是非空檔的投射,除非你站在籃下否則命中率會極低,大家應該更切實執行戰術。對塞隊、國王系列戰騎士都拉出15:6、15:7的小高潮,端賴掌控籃板與有把握的投籃。

Q:Jamison跟Mo的狀況如何,加上這兩名攻擊武器後,騎士也能組織出大攻勢吧?

Ans:Mo的優點不僅射程大,主要還是他射程範圍裡的各區域準度差異小,例如這幾季眾人皆知Gibson外線很準,但他的中距離相形之下就差上一截。Scott表示球隊沒有供給Jamison足夠的球權,是他首戰表現不佳的主因。可是第二、三戰球輪轉到他手上次數多很多,他也自己跑出數個open shot,或快攻上籃,命中率依舊不振。我想原因可能不如預想的複雜,單純是Jamison季前受傷導致調整手感進度緩慢。無論是Jamison或Mo,上場的任務都是在攻擊端替球隊拉開空間,現在的騎士即便傳導順暢,對對手而言還是很容易擬定防守策略。

 

sessions.jpg

防守

兩場敗績當中讓對手命中率高達49.7,被暴龍快攻得分26分,騎士此種防守表現難以取勝。觀球可知Scott的防守模式全為一對一單防,不輕啟包夾協防(註),首戰中我們甚至數度看見大歐已左磨右磨擠進籃下,騎士仍由Varejao硬頂。面對檔拆時騎士多半不做換防,以目前禁區機動性高,後衛對位速度快的情況,外圍不至於露出極大空檔。

一對一單防的優點,在於除防守持球者以外的其他四位守備員,少分心於協防下能專注於切斷持球者的傳輸路線,製造敵失誤,並積極卡位把自己負責的對象阻絕於禁區之外。首戰騎士就這樣抓下幾個關鍵籃板與守住幾波攻勢而獲勝,然而我認為光單防不足應付比賽的原因是:

球員個人防守技巧泛泛:除Varejao以外騎士主戰球員個人守備力普遍不足,過去騎士的對手常常在外圍就遭受壓迫,進攻路線已被限制,運用速度殺入禁區後還有高大的鋒線(到去年更不只是高大還兼具厚重)等著挑戰。現在的騎士往往過了面前的防守者--你就贏了,一路飆進籃下吧。何況某些明星球員用防守體系都未必阻的住,更別提one by one,首戰KG打Hickson、PP打Jawad、Rondo背框吃Gibson,都輕鬆寫意。

身體素質吃虧:騎士的籃板開季以來沒贏過對手,雖然只打三場沒啥好下定論,但禁區爭搶力不足短時間內恐怕難做改善。Hollins來騎士上場時間比去年多約1分鐘,失誤少0.7次,籃板多1.5個,得分多1.7分還外送1次抄截,說實在很令人滿意,然而其最大產能還有多少空間能提升,頗耐人尋味。類似情形不只限於Hollins,Hickson、Varejao遇到技術還未精熟但體能卓越的鋒線,只要被擠進籃框附近場面就很難挽救,偏偏目前大原則是不輕啟包夾,禁區常空空給人走進去。

boscle.jpg

以上兩問題其實就是Preview中述及的缺陷之實戰證明,除非季中交易或明年選秀否則目前從陣容端找不出答案。不過Scott還是能繼續執行其任務之一--壓榨催逼現有年輕球員的天分,Samuels可以多上場,Hickson越來越懂卡位但還能表現得更好。當然這些都要用戰績來換,沒有白吃的午餐。此外,教練團不妨混用區域聯防與人盯人,力求不讓對手輕易滲透入禁區為原則。

註:當然也不是100%都守盯人,不過起碼也有95%以上,守區域的次數少到能忽略不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en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