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輕量化前場:Anderson Varejao將扛起先發中鋒職責,加入騎士六年來,大V堪稱與LeBron James搭配默契數一數二的禁區球員。他本身並不以此為滿足,從原先提供精力、衝勁的板凳奇兵,到body flows everywhere的製造進攻犯規專家,上季減少慣用的假摔成為硬碰硬的禁區防守者。可以說他不只精進跟球隊王牌同場出擊時的技巧,也同步鞭策自己(在與球隊王牌無關的場合)幫助球隊。大V會怎樣融入Scott的普林斯頓戰術,很值得觀察,理論上他的空手走位開後門觀念是普林斯頓所需,但傳球的人不會有James的視野與巧思。

防守端Varejao也沒多大問題,麻煩的是他的替補只有Ryan Hollins,慣於擔任替補的7呎年輕人。雖說聯盟現在能拿上檯面的正規中鋒是稀有財,不過騎士這兩位都是以速度、運動性見長的中鋒,要比起禁區(特別指低位)防守的下盤對抗性、體重等條件顯然有不足之處。騎士在防守端會更依賴復原的Leon Powe,此人的防守足可頂住中鋒,專心打大前鋒時也曾創造27.8%的進攻被犯規率。中前鋒位置上騎士還請到選秀未中選新人Samardo Samuels,個人認為喜歡搞全民皆兵的Scott會讓他上場跑一跑。

Jamison來騎士後功能簡化的程度令人啞然,昔日在巫師要單打、跑普林斯頓戰術,到克里夫蘭後只要幫James拉開空間,方便他開坦克撞禁區。新球季Scott要他從板凳出發,可是上場時間應不致少到哪兒去,因為Hickson本身犯規數累積稍快,而且在場上只要一個恍神就會被Scott換下來糾正。低調溫吞的個性,讓Jamison沒有捲入上個季末對塞隊系列戰,球員休息室中發生的風暴。暑假他致力於指導Hickson、Samuels,並協助眾人適應普林斯頓戰術(嗯,雖然他自己也說Scott的普林斯頓跟巫師的不一樣)。

總結而論,騎士前場最大損失是沒有往年的體型優勢,請注意前提:Mike Brown前教練堅持高大陣容的初衷,乃是防守與籃板。本季騎士前場除了Varejao跟半個Hickson(也許加上Powe,也許啦),沒有打出實績的籃板手;除了Varejao跟半個Powe,沒有人曾擔任過防守中樞要員,噸位、對抗性的匱乏根本不是球員名單上那身高幾呎幾吋之間的計較能說明白。

vmj.jpg

點進去看小前鋒的大洞與人力品質的不足

Q:我知道騎士在「The Decision」之前沒對其他自由球員出手,但即便James離開後,市場上仍有一些中等水準的中鋒,騎士為什麼不做吸收呢。

Ans:不論是NBA聯盟或你我的日常生活中,常面對一種情況,亦即你有個解決問題的方案,但執行此方案的成本卻高到足以卡住你日後的預算規劃,那麼你就可能選擇置之不管靜觀其變,特別是問題非致命的情況下。如果騎士堅持補洞,那些中等中鋒全會獅子開口喊出頂級價碼,應允這些價碼後騎士排名會多往上爬幾個種子嗎,NO。

組織化後場:Mo Williams效力騎士至今通算成績為17分3.2籃板4.6助攻,外線43%、罰球90%。令人大惑不解的是,無論騎士對他的期待多高,最初把Mo交易來絕對是著眼於攻擊火力,他確實也幹的不差,最後卻總是落得因為防守沒弄好而被批評,做人可真難啊。Mo在後LeBron時代有兩大優勢,其一、雖然Jamison跟他一樣都可擔任主力進攻點,但Jamison年紀已高速度已慢,基本上完全是為匹配James球風而前來騎士助拳;Mo則不然,他固然有受James的助攻,卻沒Jamison那麼明顯。其二、27歲的Mo只要有合適的系統讓他融入,就能確實幫助到某些球隊,講白一點就是交易價值高啦。

Ramon Sessions有個差強人意的球季,同樣有空切與小組傳球,然則三角戰術的控衛要具備穩定的投射能力,而Sessions這方面甚糟。雖然兩者風格有差異無法硬比,不過他是繼Andre Miller後騎士第二位傳球優先風格的當打之年控衛,也是天生的檔拆發動者。他清楚自己三分球準度實在太遜,所以懂得選用有效率的出手方式,控制節奏的功能則為普林斯頓進攻所需。Scott教練最穩妥的作法是沿用之前Mo加Anthony Parker的組合,以Sessions加Daniel Gibson做替補。與Brown前教練時代不同的是,Scott不會像前任一樣為維持防守效率而過量使用Parker,並將其功能極簡化。我們會看到Mo與Sessions、Gibson與Parker之類的混搭組合。

guards.jpg

本季要務與話題

驗貨並囤積天分:別太指望Scott在一季間為騎士植入高效率的進攻系統,或配置完善的防守體系,畢竟當家球星已離隊。教練團要運用82場季賽時間檢驗LeBron時代留下的選手是否堪用,年輕選手的潛力是否能開發為戰力。Scott已經著手進行後者,例如Hickson季前賽末尾就被指出對普林斯頓進攻理解有待加強,練習時也偶爾心不在焉,教頭曾考慮把原訂交給他的先發大前鋒改為Jamison,騎士整個球季都需要諸如此類的鞭策與提點--你有潛質,但比賽光靠潛質打不好的。

過去七年的騎士靠交易以約換約洗球員,是奠基於有超強的核心,但聯盟中罕有純以交易來的球員做四、五年以上的核心,又能保持爭冠力量的球隊。LeBron時代騎士選秀權常被用於做交易籌碼,間接導致陣容欠缺天分。Hickson、Gibson作為James的第三、第四輔將很好,不過沒了James這兩位在一般球隊能排到哪號人物乃屬未知。Eyenga要先克服語言障礙,Samuels、Harris怎麼說就是未中選球員,先站穩一軍不被丟到發展聯盟再談別的。基於以上,騎士尚須積累更多、更優質的天分,交易James得到的1450萬交易特例(Trade Exception)不妨鎖定幾位有天分,卻因為母隊缺乏上場時間,或續約意願低而意欲離開的年輕人,而不是一股腦砸到一位全明星球員身上。

「提升或沈淪」的爭論:此問題被討論了整個夏天,分區第九、第十種子的排名乃是最糟的狀態,要避免這種排名的方法就是衝擊季後賽車尾,或犧牲戰績邁向樂透區前端。兩種作法無所謂好或不好,聯盟中有無縫接軌換血成功的隊伍(Grant Hill離隊後的活塞),也有衝進樂透區找到建隊核心的(Durant與雷霆)。技術上來說,騎士陣中滿是企圖心旺盛,亟欲證明自己沒有James也能過得好的選手,而Scott教練有得贏就不會想輸,何況他也要為下一份頭路衝業績。相對地,假使到明年一月戰績無法至少咬住領先群,制服組可能提早為2011年夏天鋪路,清理Mo、Jamison的大合約或Moon、Parker的到期約,此種情況一旦發生,最有可能換到的大抵不出新秀與選秀籤,Scott將被迫失去部分主戰球員。

Byron Scott要做些什麼,看這裡

 

本季展望

再強調一次,整個聯盟最不利的季賽排名,就是第17、18,以分區來看則是東區第9、10,這些位置的隊伍「進」季後賽走不遠,「退」難從選秀會有斬獲。既然教練想拼命打、球員想拼命、老闆也說拼命打……那就打吧。單從平均觀察近三年東區吊車尾進季後賽門檻是39勝,騎士要嘛就以此勝場數為目標,一旦受傷病等其他因素侵襲,也要懂得適度認賠作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en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