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落四結束系列戰,騎士隊變成乍看之下無所事事的一群人。Brown教練整天安排錄影帶情蒐,球員相互邀約鬥陣殺去某人家看其他組季後賽,LBJ陪四歲長子在家練投,跟記者強調自己的小孩還不會灌籃,女友已懷孕兩週的Sasha Pavlovic抓準timing註冊結婚,Mo Williams則祈禱所有對手都打到第七戰才分高下。

 

cavs.jpg

老鷹所處的位置跟去年騎士一樣,第一輪打完就失去主場優勢面對東區冠軍。比較特別的是老鷹本季在東區三大強隊把持前三席的情況下,長期穩坐第四種子,多次擊退後面追兵。這支新興隊伍對上東區三大強權完全不是對手(2勝10敗),打一些東區善於攪局的隊伍如公牛、山貓、溜馬則能穩穩把握住。老鷹實力絕對不容忽視,本季雙方對陣雖然騎士佔優,扣除首戰比數差距也只是伯仲之間。

hawks.jpg

球隊核心

騎士LeBron James、Mo Williams

老鷹Joe Johnson、Mike Bibby

Mo有個打擺子的第一輪,只威偶數場,奇數場命中率是糟糕的24%,考量到這老兄來騎士之前只打過七十五分鐘的季後賽,我不覺得有什麼好批評。首輪活塞控衛Stuckey的強行切入,確實給Mo帶來小小麻煩(要是Stuckey跳投更準就會升級成中度麻煩),整體上損益還是平衡,Mo也沒因手感差就忘了分球給大家一起投。LBJ表現沒什麼好特別拿來講,活塞對他的防守完全沒有統一的中心想法,一下子包夾一下子盯人,等到被突破LBJ都起飛了才扯胳膊抱大腿,後來比分拉開之後索性放給他爛。總之第一輪系列戰活塞沒能給予LBJ足夠的壓力,故很難準確評估他的進攻有什麼優劣,但可預見地老鷹防守方針多半還是防切入多過防跳投,癥結點只是他們要花多少人力資源在LBJ身上。

JJ跟Bibby的雙後場支持老鷹本季的好成績,兩個人都有單兵攻擊力,Bibby外線與跳投不但準確,而且該出手時才出手,即便老鷹落後很多也看不出躁進攻擊的跡象,基於老鷹半場進攻沒有太慣用、熟練的套路或檔拆模式,Bibby的導球與組織不可或缺。正如前述,JJ的存在也為老鷹的半場作戰提供助力,這位全能型SG對大部分敵隊SG都有體型優勢,低位單吃、高位檔拆、外線投射與快攻都有他的影子,如果說Bibby是老鷹半場戰的腦,JJ就是撕裂敵人的鷹爪。JJ在防守上一樣有心得,整個首輪系列戰很少看見老鷹包夾Wade,幾乎都用JJ貼身伺候。這種方法當然有風險,例如第六戰JJ沒兩三下就犯規麻煩,不過防守這幾個聯盟頂級的爆炸力得分手,那有完全不付出機會成本的道理呢?

比較值得關注的重點,在JJ第一輪不若以往的效率:(註1)

 

FG

3P

FT

Ast

Pts

Season

43.7%

36%

82.6%

5.8

21.4

Playoff

41.5%

43.5%

62.9%

3.1

17.1

少部分觀察者認為JJ在季後賽想改變打法,就我看來他是很單純地被熱火針對性防守所箝制,熱火整個系列戰幾乎都以雙人進行包夾,就算領先到十幾二十分亦然,盡全力減少JJ持球時間。前六戰有效讓JJ消失在老鷹進攻系統裡,這麼做的好處是:

1. Bibby就是僅有的攻擊發動機,他的攻擊技巧顯然不比JJ多樣,而且老鷹幾個跳跳人鋒線沒有Bibby的傳導,其實靠自己單兵打不出應有破壞力。又,JJ該有的出手次數分攤給眾人後,老鷹投籃把握性當然就下降。啥?你問我Flip Murray......他也是攻擊發動機沒錯,可惜是自給自足型的。

2. 承上點,此時如老鷹用防守扛住對手,比賽就會形成犯規滿天飛的破碎節奏,因為有Murray等人在指揮亂戰,倒不一定不利。然則如果防守被多點開花,比數一拉開就追不回來,Bibby將耗費更多心思飆分,其他人的進攻就更呆板。

為啥要提這點,因為騎士也會設法讓Johnson在系列戰中「消失」,前一輪騎士已經在Hamilton身上示範表演一次。當然,騎士的防守不會一成不變,將因應JJ的習性作調整。

先發輔將

騎士大Z、Varejao、Delonte West

老鷹Al Horford、M. Williams、Josh Smith

這裡放的是球隊核心之外的另外三位先發,實在沒必要跟相親一樣個別介紹每個人專長跟球風。大Z練習投籃的比例分配,位於二十五呎地帶的次數逐漸增加,只要手感不因為休息天數而受影響,老鷹禁區必然有人得跟出來防守。Varejao首輪戰較少展現跟LBJ搭配的開後門技巧,倒是常利用高位檔拆長驅直入灌籃,維持這種表現就能有效壓抑老鷹的攻勢。West會首當其衝跟JJ放對,雖然不如前輩Snow那麼銅筋鐵骨,他的對抗性絕非外表看起來的弱不禁風。West首輪第三戰跟Mo聯手演出百投不進敗分秀,很多觀眾因此忽略他持續四場嚴防Hamilton的卓越成效。如果本系列戰West也能這樣伺候JJ--就算讓他威力減半都好--那麼每場都投10中1我也願意。

看到老鷹這三個人就知道他們要幹什麼了,老鷹攻守轉換之際的快攻反擊端靠這些箭頭。然而我想這三位年輕鋒線恐怕得先耐著性子從基本做起,老鷹全隊都應該先有基本認知--他們比較會跑是沒錯,可要騎士減少半場陣地戰,陪老鷹打機遇戰跟快速反擊戰的機率,只比中樂透高一點。所以老鷹鋒線得先著重一些實而不華的打法,包括爭搶進攻籃板作二次攻擊、為後場兩個主將清開攻擊空間、空手切入跑出空檔......只有慢慢累積騎士球員的犯規,守住Mo、West等人的切入,待比數持續咬死,騎士體力漸漸損耗(特別是年紀偏大的禁區)後,攻擊方式就有可能偏重跳投,老鷹的速度跟運動力才有發揮的機會。

這裡我認為老鷹三人組會有體能與傷病的困擾,特別是Hoford根本就在沒有時間讓腳傷復原的情況下強行參戰,Williams的狀況貌似也非百分之百。而除非老鷹鐵了心讓JJ一對一防守LBJ,否則Josh Smith將耗費精力在防守端。話說回來,即便是騎士的防守,也不太可能同時讓老鷹兩大後場一起當機,內線這些鷹爪門的好漢,要懂得挺身而出,分擔主將的壓力。

第一板凳群

騎士Gibson、Szczerbiak、Joe Smith、大班

老鷹Z. Pachulia、F. Murray、M. West、M. Evans

騎士板凳群在第一輪表現被認為「不夠穩定」,主要是第二戰第三節活塞打出一波莫名其妙的27:5高潮,逼的騎士先發出來再戰,其他場次板凳得分也沒比活塞高多少。丟臉當然是丟臉,不過反覆再看幾次比賽過程,倒也沒特別值得挑的毛病。畢竟Brown教練現在也學乖了,先發主力多半會留兩個在場上輪值,這種情況應該不會再現。比較令人憂心的是Gibson的表現,除了季後賽外圍投射率下降(38.2%→36.4%)防守上甚至也罩不太住他「應該能handle」的活塞Will Bynum,再這樣打下去Gibson就快變成一無長處的人嚕。

本季大班的狀況再也不可能復原到骨折之前了,但藉著這十天假期他回復到「接近」百分百的狀態。球季尾段跟季後賽首輪大班的上場時間明顯受限,Brown宣布第二輪這個限制將解除。雖然老了,但大班基本上是那種就算放在禁區站著,也能讓騎士防守強化的角色,更棒的是他不用像其他人一樣擔心休息過久手感會冷掉--他從來就沒有什麼攻擊手感嘛,怎麼冷掉?相較大班,Joe Smith第一輪打的激情無比火力四射,有10.8分5.5籃板佳績。Szczerbiak忙著作抓板跟補防等等對他而言稍嫌次要的任務,沒有積極地尋找外圍投籃機會,四場球一共出手三次。聯盟外線投射準度排前三名的騎士,季後賽首輪外圍只有30.9%命中率,外線設法加溫不但可拉開比數,也會讓Bibby跟JJ費力於外圍防守。

Pachulia的表現一度讓我以為看到另一個Varejao,強硬爭搶籃板跟怎麼撞好似都不會死的防守,為老鷹補足energy。擔任主要替補的Zaza跟轉任先發的大V在上場時間方面必然不完全match,那麼騎士老人家Joe Smith跟大班可要當心留意,季後賽場均不多不少3個進攻籃板,要是都抓在關鍵時刻就不好玩了。Flip Murray跟大前年待在騎士情況差不多,比賽節奏快、雙方命中率低、大量發生失誤......等這類情況都是Murray可能大開殺戒好時機。問題在於騎士的防守會讓以上條件很難發生,如果沒有這些外在環境,讓Murray上場過多恐怕會是老鷹的致命傷,畢竟他一定要分掉相當數量的出手比例,命中率卻看天吃飯。Evans是在Marvin招架不住LBJ時可能派上用場的肉盾,以Marvin第一輪就缺陣四場的狀態看來,Woodsen教頭直接派他上火線也不無可能。

第二板凳群

騎士Pavlovic、D. Jackson、Hickson、T. Kinsey、L. Wright

老鷹A. Law、S. Jones、R. Morris、外加老鷹一隻

這群人是所謂替補中的替補,除非連第一板凳群都受傷或犯滿,出現大比分垃圾時間,或教練團改變戰術,否則不會登場。小小提醒,諸君注意到騎士陣中有個叫Wright的阿伯嗎?這阿伯生涯效力老鷹四個球季,包括完整的06-07球季,不但跟Hoford、Zaza、Josh Smith等年輕鋒線共事過,甚至至今都保持聯絡。現在,Wright正毫無保留的把老鷹的作戰習性傳授給騎士。

老鷹之前在主場放出的那隻Spirit Hawk,Stern覺得有點危險,把牠禁賽了。

騎士的優勢

禁區絕對高度:看老鷹的比賽少不了高來高去的飛天攻擊,好像人人都長翅膀,實際上老鷹鋒線存有高度不足的問題。全隊沒有七呎長人不說,抓籃板主要仰仗彈跳力而非卡位技術,造成老鷹季賽每場只有40個籃板(聯盟第二十三)季後賽再退步成38.5個,而抓的籃板比老鷹少的隊伍,都已放暑假去也。本系列禁區內勢必爆發激烈空戰,騎士只要大Z在陣,不但可望掌握籃板優勢,平常任務是外圍砲台的大Z更有可能往油漆區進擊,對老鷹禁區防守是一大威脅。

情蒐:三年前季後賽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初次帶領騎士打進playoff的Brown教練團隊,耗費極多心力對抗首輪對手巫師。認真對抗巫師固然沒有錯,但他們因此對第二輪對手活塞的情報嚴重不足,導致前兩戰不但敗給活塞,還是那種連累積經驗值都稱不上的慘敗。畢竟老鷹上季也打過playoff,騎士不能期待Woodson教練也捅一樣婁子,只不過第七戰結束後到對騎士首戰開打,時間間隔過短,恐怕不足以讓老鷹教練團幫球員做好戰鬥準備。如果騎士頭兩戰搶得先機,老鷹幾乎全無勝算可言。

主場優勢:老鷹是支主客場表現差異極大的球隊,也是年輕上升中隊伍的一種特色。

比較明顯的數字下滑反映在命中率(47%→44.7%)與助攻次數(22.4→18),第一輪系列戰也看的出來,到了邁阿密有些人關門補防的腳步就不由自主變慢,跑拿手的快攻也偶而來個失誤收場,球的傳導流動性變的遲滯。這些學費,都是老鷹想再上一層樓不得不先付清的。

老鷹的優勢

換防換防再換防:老鷹的一干鋒線在絕對高度上也許吃虧,但是相對高度來的比騎士平均,而且勝在年輕力壯跑得快。騎士半場進攻有多種不同檔拆,LBJ-大V、Mo-大Z等等組合與變化讓對手顧此失彼,然而老鷹的鋒線高度足以讓球員放心換防,不致因為檔拆而造成太多mismatch,儘管第一線讓LBJ突破,他往禁區的航線上也會出現其他耐撞的自殺飛機擋路,壓抑騎士在檔拆的使用,也許是老鷹獲勝的方法。這個優勢還有一種逆向解讀,也就是老鷹常用的以檔拆製造敵隊的mismatch,讓Josh跟JJ以身材優勢攻敵的戰術。

結論:五門齊的確是五門齊,只是有幾塊門板還不夠牢,恐有被踹破之虞......老鷹現階段的戰力無法取得本系列的勝利,但除非你是極度樂觀、對騎士戰力超級有信心的球迷,才敢做騎士橫掃獲勝的預估。老鷹有組織的對抗應該發生在第三、第四戰主場,這兩戰勝負不會影響騎士的穩定度,卻能鼓舞老鷹奮戰到底的士氣,延緩騎士勝出的腳步。站在騎士角度,爭奪東區冠軍戰前任何休息都應該努力爭取,必須設法以4:1擊退老鷹。

 

(註1)這是季後賽首輪七場通算,扣掉表現很好的第七場,JJ前六場成績更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enas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